扫一扫
总访问量:41319814
 

南宁市青秀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硕果甜蜜润人心

   2024-06-13 中国经济网2040
核心提示:  近日,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的晟发现代设施蔬菜基地迎来了西瓜丰收的季节,大棚里饱满圆润的西瓜已纷纷成熟,宛如一颗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藤蔓上,农户们穿梭在瓜藤间,忙碌地进行采摘、装箱、搬运、装车,大棚内外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日,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的晟发现代设施蔬菜基地迎来了西瓜丰收的季节,大棚里饱满圆润的西瓜已纷纷成熟,宛如一颗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藤蔓上,农户们穿梭在瓜藤间,忙碌地进行采摘、装箱、搬运、装车,大棚内外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图为基地工作人员观察麒麟美都西瓜的生长情况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些西瓜是我们基地培育的特殊品种,叫麒麟美都西瓜,是通过美都西瓜和礼品西瓜杂交得来的一个品种,个头比较小,但果肉饱满,汁水丰富,比较符合消费者需求。”青秀区晟发现代设施蔬菜基地副总经理王珺介绍,由于麒麟美都西瓜品质上乘,大小适中,很受消费者欢迎,相对于普通的西瓜能卖出更高的价格,也比较适合南方本地种植,所以每当麒麟美都西瓜上市都能为刘圩镇当地村民提供一笔可观的收入。

  如何种出如此受欢迎的西瓜?据王珺介绍,秘诀就在于基地引进了“寿光模式”。“寿光模式”是全国农业产业化创新发展的一项重大实践成果和成功经验,指的是“六统一分”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即: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种植茬口、统一种子种苗、统一植保服务、统一品牌营造、统一市场销售,开展分户经营,该种模式通过大力发展土地循环利用,并基于物联网技术,将智能温控、自动补光等新技术引入农产品种植全过程,精准提高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注入强劲动力。 

  “基于这样的培育模式,我们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一个可控的环境,让农作物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成长,除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这种培育技术还可以节省人力,对于我们这样的蔬菜大棚,一亩地只需要一名工人进行劳作。”王珺进一步介绍道。 

  据了解,截至2024年4月,晟发现代设施蔬菜基地A区已完成了38个大棚的搭建(含玻璃温室),还有13个正在建设中,B区已建成6个大棚,玻璃温室展示中心已完成搭建并投入使用。基地目前已选育了黄瓜、辣椒、西红柿等30多个品种的作物进行试种,已有7个大棚试点面向农户开放承包,前期种植的螺丝椒、黄瓜、西红柿、羊角蜜、博洋甜瓜已进入市场,销往广东、湖南等地。

  除了提高农产品增收,“寿光模式”还为刘圩镇的乡村振兴开拓了新的渠道,如村集体经济获得土地流转溢价收益,可入股蔬菜公司参与利润再分配,经营农户可以在初始阶段就地就近务工获取劳务收入、进棚生产当学徒学技术等,截至2024年4月30 日,已到基地务工的农户达到7329.5人次(其中脱贫户、监测户1019人次),务工工资为120元/天至150元/天,为农户增收近90万元。项目全部建成后还将增加100个直接就业岗位,间接受益人口预计达到6800人。 

  据悉,2023年7月26日,南宁市乡村振兴局、青秀区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青秀区组建华南研发中心、共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院等项目,晟发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项目便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重点合作研究项目之一。未来,刘圩镇将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加快推进设施农业提速扩面、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在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上不断探索创新,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让设施农业在刘圩镇大放光彩,为青秀乡村振兴提“智”增“质”。(莫鸿鲲 马天月)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商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农商头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