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41319972
 

都市农业“新势力”——看留学生新农人在沪演绎农业新质生产力

   2024-06-07 新华网2350
核心提示:近年来,从事上海都市农业的新农人成了一股“新势力”,为都市农业的生态高效、丰富多彩作出了时代注解,其中的留学生新农人,无论是“农二代”还是“农创一代”,因为事业屡上新台阶,无不成为都市新农人群体中瞩目的对象。留学生新农人的一举一动,也因此广受关注。相对丰富的经历和开阔的视野,是留学生新农人的底气,执着、热情拥抱农业新质生产力,是这个群体的共同特征。因此,关注上海留学生新农人的事业轨迹,是能够窥一斑而知农业新质生产力内涵的。

近年来,从事上海都市农业的新农人成了一股“新势力”,为都市农业的生态高效、丰富多彩作出了时代注解,其中的留学生新农人,无论是“农二代”还是“农创一代”,因为事业屡上新台阶,无不成为都市新农人群体中瞩目的对象。留学生新农人的一举一动,也因此广受关注。相对丰富的经历和开阔的视野,是留学生新农人的底气,执着、热情拥抱农业新质生产力,是这个群体的共同特征。因此,关注上海留学生新农人的事业轨迹,是能够窥一斑而知农业新质生产力内涵的。

年轻人接棒演绎猪粮产业时代价值

猪粮安天下,然而,吃过各种猪肉菜品却很少看过猪跑的“80后”,少有人能真正理解这句话。2002年在澳大利亚获得国际贸易专业文凭的王雪莲压根就没有想过继承父亲的养猪事业,直到2015年,看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对年轻人才的呼唤,看清经济类专业的年轻人从事农业产业的前途,才答应和父亲一起做大做强松林企业。

“我是从采购饲料做起的,从采购环节发现农业企业太需要专业化管理了,这些年松林猪肉、大米品牌成为上海知名的地产农产品,获得感、成就感与日俱增。”回忆起8年新农人的经历,已经是上海松林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的王雪莲洋溢着自豪和幸福。

记者发现,“松林”品牌的成长过程,很好地演绎了上海发展猪粮产业新质生产力。首先,“松林”品牌的诞生自带都市规模化经营特征,即联合91个家庭农场形成猪-稻种养结合产业闭环。其次,在成长过程中,“松林”品牌始终不忘共同富裕,2008年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贡献了330万元养猪收入,到2023年,家庭农场养猪、种优质稻米的收入增加到8640万元。

2020年以来,在王雪莲的带领下,松林公司着力发展智能化楼房养猪模式,今年公司入选了全国首批、上海唯一的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主体名单,这为松林猪肉、大米、蔬菜产业链增添更多动能,品牌附加值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和王雪莲“农二代”的身份不同,在美国获得大学金融专业学士学位的孙菁旌是典型的“农创一代”,因为看到中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的差距,毅然跨界到农业,并综合发挥专业知识、眼界、判断力等优势,最终决定选择稻米产业。到2022年,短短5年时间,她创办的上海今粹农业专业合作社成为青浦区首批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农场的合作社之一。

记者在和孙菁旌交流的过程中得知,2016年决定从事农业之前,她并没有农业专业知识和相关管理经验,因为善于学习思考,第一时间发现了传统农业的商业逻辑存在问题,从而找到了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进而把水稻画、花艺等艺术融合进高效生态稻米产业,选育特色品种,打造“今粹”大米品牌。

从几十亩到近千亩,今粹农业专业合作社一路成长,让城乡居民看到了都市农场的样子,孙菁旌也获得了应有的成就感,更加坚定了把农业作为事业的信念。

高端蔬菜种源企业迈向品牌化、数字化

衡量上海都市农业高质量的标准有二,一是多方面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二是满足各阶层的生活品质追求,两大指标缺一不可。也就是说,都市农业应体现出功能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蔬菜集营养、生态保障、艺术观赏等多重功能于一体,蔬菜种源能否做大做强,是判断都市农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为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惠和种业基地是上海入围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仅有的两个基地之一,谈到惠和种业的发展历程,董事长郏惠彪对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深感欣慰。

“经营不错的蔬菜种源企业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最大的困境是后继无人,我女儿愿意加盟,是企业近年来更上一层楼的很大动力。”郏惠彪说。

郏惠彪女儿郏颖杰2014年获得美国纽约大学整合营销专业硕士学位,经历了在外一年的历练,于2015年4月如愿进入惠和种业公司。之所以是如愿,是因为郏颖杰自小在上海种业圈里长大,早早在内心种下了紧随父母从事农业的种子。

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一直秉持让农民得益、让自身发光的企业使命,围绕高端蔬菜瓜果等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选育、生产、销售,一步步开拓国内外两大市场。

郏颖杰深知启用财务管理软件的重要性,进入公司后就致力于企业全面数字化经营提升,2022年借着公司获得育繁推一体化资质的契机,又提出品牌化、数字化双轮驱动的发展理念,并于2023年底全面开启品牌化、数字化项目。

郏颖杰说:“我希望自己的事业和惠和种业一起同步前进,所以坚持品牌化、数字化提升,更希望以此引领中国蔬菜种源企业高质量发展。”

从“我嘉生鲜”到抱团发展

上海都市农业休闲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各路新农人都竭尽全力,寄希望于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分享红利。因此,上海各涉农区涌现出不少以农业休闲、农耕体验为特征的生态园,各展风采的同时,也不同程度感受到竞争的压力,位于嘉定区的沥江生态园是其中之一。

沥江生态园创始人沈维高曾经是一家农家乐经营者,经历了停业、提升、转型的过程。2016年,沈维高女儿沈燕燕留学美国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时,沥江生态园的经营水准远达不到沈维高的预期。

“我现在基本不管事了,交给沈燕燕姐弟俩,我放心。”沈维高告诉记者。

记者多年来追访沥江生态园的转型,在1000亩基地上培育出以嘉定梅山猪、蔬菜瓜果为代表的特色种养业,在有限的产业空间里打造出集休闲观光、乡村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闭环,是抓住了乡村振兴的时代机遇,也得到了沈燕燕的专业化助力。

然而,国外留学期间走过10多个国家的沈燕燕并不满足于现状,她腾出相当一部分精力经营“我嘉生鲜”特色优质农产品电商平台。

记者了解到,在疫情期间成为爆款的“我嘉生鲜”是公益性电商渠道,疫情过后的这两年经营却不温不火。然而,沈燕燕不但没有放弃,还通过自己的影响力邀请其他5位新农人一起聚力打造该平台。

“农业需要抱团发展,现阶段,上海都市高效生态农业更需要抱团发展,帮助从事优质农产品生产的经营主体获得附加值,走共同富裕道路。”沈燕燕坚定地说。(记者 胡立刚)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商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农商头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