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41341822
 

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看田间地头的农业新科技

   2024-05-29 新华网2560
核心提示:当前,多地开镰收割,夏收大幕已启。截至5月27日17时,各地已收冬小麦6000多万亩,日机收面积连续4天超过400万亩。

    

当前,多地开镰收割,夏收大幕已启。截至5月27日17时,各地已收冬小麦6000多万亩,日机收面积连续4天超过400万亩。

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夏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21%,对奠定全年粮食丰收意义重大。为确保稳产高产、颗粒归仓,各地在技术赋能上纷纷发力,一起来看田间地头里的农业新技术。

夏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打造高质量“天府粮仓”

西南麦区是我国冬小麦最早成熟的地区,四川是西南麦区最大的主产区。在四川“天府粮仓”核心片区成都龙泉驿,夏收社会化服务团队领到任务——全程机械化作业。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将一簇簇麦穗吞进“肚”里,将丰收在田直接转化为丰收到手。

为打造高质量的“天府粮仓”,四川从政策、科技、资金等多个环节,层层推进130个小麦千亩高产展示片、56个小麦百亩超高产攻关方的建设,小麦生产呈现出新趋势,农业机械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作用更加明显。

“三夏”期间,四川省投入小麦机收作业的收割机将达4万台;省农科院和高校联合建设的小麦专家大院以及科技小院,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就地转化推广应用;单产继去年首次实现每亩300公斤之后,今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百余架无人机“一喷三防”智慧助力田间管理

在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青阜农业综合体的一片高标准农田里,几架飞防无人机一字排开,白色水雾均匀喷洒在绿油油的麦田里。在昌邑各区镇,为确保“一喷三防”全覆盖,100余架飞机在30多处同时展开作业。

在科技创新加持下,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用上了物联网技术、智能化装备,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山东培育的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等作物品种多次刷新全国高产纪录。2023年,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6.84%,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8%,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3%。

“数字云”呵护小麦生长成农业生产新农具

在江苏省,3600万亩小麦正在抓紧收获,有十朵“数字云”正在为全省的农民提供精准的科技服务。这“十朵云”是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孵化研发出的“数字新农具”,涵盖了智慧种植、智慧农田等十大核心农业板块。

通过“种植云”可以时刻关注小麦长势,实现方寸之间管护万亩良田。空中卫星监测的颗粒度能达到0.25平方米,相当于在1亩地里面,有2600多个网格监测点。有了这些“空中网格员”,小麦从种下的那一刻起,就能做到全程“云”上种植和管理。

今年夏收,江苏小麦机收率将稳定在99%以上。江苏农业科技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已在全国率先整省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

物联网与套种地块深度融合大大提高经济收益

在河南漯河临颍,当地加大自动化设备应用,并推广科技套种模式,促进小麦稳产增效。

空中摄像头、地苗传感器、5G网络的加持,科技物联网与44万亩麦椒套种地块深度融合。大数据平台捕捉小麦土壤墒情、病虫害预警,一屏通揽,24小时实时监测,为农户提供麦田管理科学指导,农户们只需要刷刷手机,结合水肥一体化和灌溉设施,精准干预加强田管。啥时间需要打药、啥时间需要浇水,都有提示,省时省力还省心。

在麦椒套种的模式下,不但可以稳定粮食的产量,还多了一份辣椒的收益,大大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今年“三夏”期间,河南计划投入各类农机400万台(套),联合收割机20万台。这些都为“三夏”生产插上了科技翅膀,提供了科技保障,增加了丰收底气。

“网约农机”随时“接单”确保小麦如期收割

这几天,湖北小麦产区陆续进入收割高峰期。湖北升级智慧平台功能,两万四千多台“网约农机”随时“接单”,确保小麦如期收割。

在黄冈团风县黄湖新村,金黄的麦浪层层铺开,4台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在麦田里。这些收割机是种粮大户通过荆楚农机服务平台下单的“网约农机”。

荆楚农机服务平台2017年上线,主要面向农户和专业合作社。今年,平台升级了新功能,农机手也可以通过平台直接“接单”。平台还会根据农户发布的作业时间和面积,精准推送附近可预约的农机。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调度显示,今年当地冬小麦面积达1500多万亩,预计夏收期间投入稻麦联合收割机9.2万台。为挖掘机收减损潜力,提升机手技能和作业质量,当地已培训机手和修理工13万人次,确保颗粒归仓。

近年来,湖北省农业生产单位纷纷引入物联网、大数据、3S、云计算等技术,大力应用农业机械,让生产更科学、智慧、高效。

各地高效、智慧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有很多:浙江宁波、桐庐等地启用智能化循环式烘干机,24小时连续作业,温度、水分等实时监控,大幅提高麦收作业效率;在河北邢台大曹庄农场,自走式喷灌机,集浇水、施肥、喷药于一体,一天能浇600亩地;甘肃河西走廊大力推广小麦灌溉新技术,滴灌更精准,省水又省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稳固“大国粮仓”,离不开强大科技的加持。近年来,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消息,夏粮目前生产形势较好,有望再获丰收。一幅幅夏日好“丰”景正在广袤田野铺展开来。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商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农商头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