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总访问量:41118866
 

兰州市皋兰县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链带动百姓增收

   2024-05-20 中国甘肃网2410
核心提示:初夏时节,记者来到位于皋兰县黑石镇的甘肃笃行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走进温室大棚内,一排排藤蔓蓬勃盎然,长势喜人。眼下正是坐果期,再过一个月,鲜嫩多汁,沙甜可口的口感西红柿就要上市。作为皋兰县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甘肃笃行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已建成占地规模228亩的高标准钢架大棚249座,温室大棚18座,预计今年年底,高标准钢架大棚能达到315座。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位于皋兰县黑石镇的甘肃笃行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走进温室大棚内,一排排藤蔓蓬勃盎然,长势喜人。眼下正是坐果期,再过一个月,鲜嫩多汁,沙甜可口的口感西红柿就要上市。作为皋兰县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甘肃笃行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已建成占地规模228亩的高标准钢架大棚249座,温室大棚18座,预计今年年底,高标准钢架大棚能达到315座。

新技术新品种赋能种植产业

“我们这儿比较干旱,种植蔬菜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灌溉用水的问题。”产业园负责人魏祯说道。在皋兰县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产业园从白银等地引进8名种植技术人员,伴随而来的还有高效的种植管理新技术。目前,产业园日光温室均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可大幅降低用水成本,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棚内湿度,更有利于高品质蔬菜的种植。同时,该系统还可以进行施肥,作物所需的肥料随水均匀的输送到根部,进一步提高了肥料的使用率。

“今年我们还从陕西省引进安装了一套高压雾化喷药系统,在大棚顶部安装管道和喷头,一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棚的施药工作,人工成本降低了70%,几乎完美地解决了人工给药时的所有弊端。”魏祯说道。

产业园的高架大棚目前种植有西红柿、豆角、茄子、绿叶菜等10多种蔬菜,科技赋能让这个原来不适合种植蔬菜的地方成为了一片种植沃野。经过去年冬天的试种,新品种口感西红柿因其沙甜多汁的口感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今年,产业园里该品种西红柿的产量可达到40余万斤,并且采用错峰种植的方式实现全年供应。

种养结合发展循环农业

在规模化种植区不远的地方,就是产业园的一座蛋鸡养殖基地。目前,蛋鸡养殖基地建设有标准化鸡舍4栋、蛋库1栋、饲料加工车间1栋,120立方粪污发酵罐1座,有机肥二次堆储车间850平方米。2023年最高存笼15万羽,养殖营业收入1600万元,向社会输送了约300吨鸡蛋,现存笼10万羽,预计今年年底达到20万羽的生产目标。

据介绍,产业园种植区所用到的所有有机肥都是来源于蛋鸡场。2023年,产业园投资120万元建成好氧发酵罐和有机肥二次堆储车间,每天将收集来的鸡粪经过处理变成有机肥,有机肥车间的投产从根本上解决了养殖业粪污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生产的有机肥直接用于蔬菜和粮食种植,这为有机绿色蔬菜的种植提供了便利条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种养结合、以种带养”。

“现在日产有机肥3立方,我们自己的种植区还用不完,每天大概会结余1吨,以市场价500元对外销售了。”魏祯笑着说道。

除了有机肥的就地还田,产业园还自筹资金完成附近约600亩的撂荒地整治、改造,结合土地流转,种植400亩玉米,全部用于蛋鸡场的饲料供给。

光畜互补推动清洁能源

和高效养殖业一体化发展

在蛋鸡养殖场内,鸡舍、饲料加工车间和办公区的屋顶上,一排排分布式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便是产业园在推动清洁能源和高效养殖业一体化发展上的一项新尝试。

光伏发电板架设在屋顶,不占用土地空间,产生的电能用于鸡场的日常运营,如照明、通风、饲料加工等,主要为粪便发酵罐提供足够的电力,从而降低了有机肥的生产成本,大大节约了电力成本。

“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了双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一个典型的‘绿色’解决方案。”皋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截至2023年末,皋兰县设施农业占地面积5556亩,其中日光温室335座,高架大棚10071座,设施高效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已成为皋兰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记者 安娜 文/图)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商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农商头条
点击排行